是不是没有"糖尿病"基因的人,怎么大量饮食都不会得"糖尿病"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7 17:16:35
还有一问:是1形要打针还是2形要打针?

不是的,暴饮暴食饮食不注意的话一样会得糖尿病的。
至于打针的问题,要看情形的,不是非打不可。
祝你健康!

较多的学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。遗传学研究表明,因调节血糖的基因组合异常,而导致发病。调查中发现,糖尿病人的亲属比非糖尿病亲属者发病率高得多。其父或其母有糖尿病者分别为8.33%,其亲胞有糖尿病者发病率为1.62 — 5.85%。一般认为,隐性遗传常隔代或数代,糖尿病病人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,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,即突变基因遗传,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。糖尿病易感者,对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,极易发生糖尿病。
父母或直系亲属有患糖尿病者,相对于其他人易发生糖尿病,但只要在平时生活各方面注意,就会保持健康的身体。

糖尿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,但并不是必然关系。

糖尿病绝大多数是吃出来的病。1型打针,2型吃药不管用就该打了。

会 胰腺功能的承受力有限 严重了都要打针

糖尿病的研究现在不是很清楚。
只能说有遗传方面的因素
但是肥胖也是其中之一

1型是依赖胰岛素的而2型就不一定
有空上我的QQ:476784265 空间里有这方面的知识

虽然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涉及遗传、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、胰岛素抵抗等,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(如体力活动少、长期严重精神负担)、肥胖、营养过剩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(苯妥英钠、噻嗪类利尿剂、皮质类固醇激素、β受体阻滞剂、某些避孕药等),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,是发生糖尿病的环境因素,是发生糖尿病的“导火索”。
在上述病因或诱因中,有些因素尚无法改变(如遗传),但有些因素还是可以改变的(如生活方式、肥胖等)。
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%以上,它的易感人群包括:
(1)有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的人群。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。同卵双胞胎糖尿病的一致率达57%。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父母、兄妹、子女,很易患糖尿病,应积极预防。
(2)从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的人群。
(3)肥胖者。
(4)女性妊娠期时曾经有过血糖增高者;或分娩过巨大胎儿的女性。
(5)高血压、高血脂或早发冠心病者。